免费pc28预测手机软件

新闻动态
五色生辉:单色釉瓷器的东方美学
发布日期:2025-06-24 02:09    点击次数:124

图片

在北京大运河博物馆,无意间邂逅了一场将视觉盛宴——“五光十色:故宫博物院藏古代颜色釉瓷器”展。120余件故宫珍藏的颜色釉瓷器,以“五光十色”为名,编织着一场跨越三千年的色彩史诗,更传达着中华文明对天地万物的哲学思考,以及对极致美学的永恒追求。

展览以青、红、黄、白、黑五大色系为脉络,对应东方木、南方火、中央土、西方金、北方水的“五行”哲学,每一色皆暗藏古人对自然与秩序的敬畏。  

|青色系

青为木色,为草木山川江水之色,为万物初生之色,为东方之色,而蓝、绿、碧、翠、苍、葱、玉等皆为青色之属。青亦为瓷器孕育之色,当先民将对生命之色的理解注入士与火的艺术,便有了最初的原始青瓷。此后虽历经数干年,中国人始终崇尚青釉瓷所蕴含的清淡含蓄、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美学风范。(摘录自展览介绍)

图片

|明青釉兔形香薰

宋代汝窑的“雨过天青”、龙泉窑的“梅子青”将“道法自然”的意境推向巅峰。展品中明代的青釉兔形香薰,釉色如江南烟雨,兔耳灵动如生,诠释了“天人合一”的东方雅韵。

图片

|清道光青釉海棠式花盆拖

图片

|清嘉庆仿官釉三孔葫芦式瓶

图片

|明仿哥釉三足炉

图片

|清乾隆松石绿釉刻夔凤牡丹纹梅瓶

图片

|清雍正天蓝釉贯耳瓶

图片

|孔雀绿釉凸刻夔凤纹尊

|红色系

中国古代红釉是以铜、铁或金作着色剂,在还原或氧化气氛中烧成的颜色釉,为中国古代颜色釉中最为醒目之色,分高温红釉与低温红釉两种。前者以明代永乐、宣德时期的鲜红釉,康熙时期的郎窑红釉,雍正、乾隆时期的祭红釉、豇豆红釉等高温铜红釉为代表。在古代不能精确控制窑温的情况下,其烧造难度极大,然而一旦烧成便可“明如镜、赤如血”,可使宝石鲜花羞色。而低温红釉则以明代嘉靖时期烧造的以铁为着色剂的矾红釉和创烧于康熙晚期盛行于雍正、乾隆时期以金为着色剂的洋红釉为代表,其又称金红釉或胭脂红釉。明、清时期红釉瓷常用作陈设器、实用器或赏赐用器等,而日坛祭日亦以赤色瓷。(摘自展览介绍)

图片

|明宣德鲜红釉盘

图片

|清康熙郎窑红釉天球瓶

图片

|清乾隆祭红釉梅瓶

图片

|清嘉庆红釉描金“大吉”葫芦瓶

图片

|清乾隆窑变釉梅瓶

图片

|清道光窑变釉贯耳杏圆方瓶

|黄色系

在中国,黄色历来是帝王之色,只能皇室使用而庶民禁用。低温黄釉也称“铁黄”“锑黄”,是以铁或锑为着色剂、在氧化气氛中烧成的低温铅釉。铁黄釉创烧于14世纪后期或15世纪早期,它以适量的氧化铁为着色剂,在高温烧成的白瓷或未上釉的素胎上施一层黄釉,再以低温烧成。南京明故宫遗址和景德镇御窑厂遗址都发现了明代初年的黄釉瓷器标本。明代黄釉瓷器以成化、弘治的“娇黄”最为名贵,其釉色娇艳纯正,釉面匀净光亮。黄色系颜色釉瓷包括缃、金、橙、姜、茶等釉色。(摘自展览介绍) 

图片

|清康熙黄釉蒜头瓶

图片

|清嘉庆黄釉仿竹雕山水人物图笔筒

图片

|清道光黄釉牺耳尊

图片

|清咸丰茶叶末釉铺首耳方瓶(特喜欢)

|白色系

中国古代白种是将系化铁含到降至1%以下、同时不含其他金属氧化物呈色元素的釉料施于白色或较为纯净的浅色腑体之上,入窑经高温烧遭而成的透明釉或乳浊白。在中国陶瓷史上,白瓷的出现不仅应味着增添了一种新的釉色,更为后来彩瓷的繁荣提供了最理想的底色。隋代在继承前代工艺基础上出现了较为成熟的白瓷。至唐代,以“类银”“类雪”之邢窑为代表的北方瓷迅速发展,终形成“南青北白”之瓷业格局。后经宋、辽、金、元时期,定窑白瓷与景德镇窑甜白釉各有精妙。到了明、清时期,永乐朝景德镇御窑甜白釉瓷以洁素莹然之釉色,将中国白瓷之美发挥到极致,而福建德化窑的“象牙白”则进一步推动中国白瓷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明、清时期白釉瓷用作陈设器、实用器等,而月坛祭月亦以白色瓷。(摘自展览介绍)

图片

|明永乐甜白釉玉壶春瓶

图片

|明永乐甜白釉锥拱缠枝花纹梅瓶

|黑色系

黑为水色,为长夜浓墨黑漆之色,为北方之色。在中国人的宇宙观和精神世界中,黑色是天地洪荒、混沌未明之色,往往象征着包容、庄重、神秘与沉静。中国古代黑釉是以铁为着色剂,在氧化气氛中烧成的高温颜色釉,其氧化铁含量通常在2%以上。黑色象征着包容、庄重、神秘与沉静。黑色系颜色釉瓷有乌、玄、缁、皂、涅、黝等。

图片

图片

|清雍正乌金釉描金云龙纹高足杯

最后,再分享几件大运河博物馆其他展览中的精品颜色釉瓷器,名称不一一标注了。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